9月10日,为夯实校园安全基础,提升教职工应急处置能力,环境学部工会组织教职工参加了“急救知识培训”。
本次活动邀请济南市红十字会资深导师主讲。通过“理论+实操+考核”三维模式,实现教职工全员熟练掌握心肺复苏、除颤及创伤急救等关键技能,为校园安全增添“防护盾
培训聚焦实用性与规范性,理论讲解阶段,导师以真实急救案例为切入点,生动解读心肺复苏(CPR)操作流程、自动体外除颤器(AED)使用规范及常见创伤止血包扎技巧,并着重强调“黄金4分钟”在急救中的决定性作用,引导教职工树立“人人学急救、急救为人人”的责任意识。
实操环节中,参训教职工借助人体模型与模拟设备积极演练。在导师的一对一指导下,大家精准把握胸外按压(5-6厘米深度、100-120次/分钟频率)、人工呼吸、AED电极片贴敷等操作细节,针对不规范动作及时修正,现场学习氛围浓厚。
确保培训实效,活动设置严格的现场考核。心肺复苏考核要求全流程无差错完成,创伤止血包扎则采用“学员结伴”实操形式,全面检验教职工的技能掌握程度。最终,全体参训人员均顺利通过考核。
“原来经过规范培训,我们普通人也能掌握救命技能!”参训教职工表示,此次培训不仅有效提升了教职工的应急处理能力,更为构建安全、和谐、互助的校园环境提供了坚实保障。
作者:王贻莲 编辑:马欣 审核:崔灏